昨晚录在space fm里的片段,今天整理出来。游记正文憋不出来,只能挤牙膏一样记录碎片。
河西之行期间联想到的,起因是Space上有网友提到说技术进步使得创作门槛降低,人们可能不需要丰富的乐理知识就能编曲写歌,从而让市场上充斥着主观意义上来说快餐式的、洗脑的作品,虽然朗朗上口,深究起来可能就缺乏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个话题后来有在某一个烧烤夜同朋友讨论过,大概是说音乐创作领域之外,其他的一些形式例如写网文,拍短视频,这类用户自发产生内容聚集平台其实有着类似的发展趋势。然而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社会的浮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恰恰相反,这一内容的变化其实从根本上反映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审美取向可能正是低质化、浅层化,用佛教艺术塑像的一种风格来概述,可以称之为“土俗化”。
我国西南地区的塑像和摩崖石刻,相对于西北以及中原北部地区官方制式的,带有早期西域风格的、古朴浑厚或是繁盛富丽的造型艺术,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一区别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佛教塑像艺术发展到后期更广泛的同民间普通百姓的艺术审美取向结合在一起。我们无法评价这一风格变化是好是坏,土俗化成就了相当灿烂多姿,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力和趣味的民间艺术造像作品,可以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这么一延伸,感觉很多事情站在历史地、辨证地角度去看,很难轻易评判孰优孰劣。如果是情绪的表达,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喜欢或是厌恶,然而论及是非,还是应该谨言慎思。
说到另外一个话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的游记博客憋不出来。。。写了很多段然而自己看不下去都删掉了,一是不知道以什么样的风格和题材记录,二是文字表达能力真的欠缺,词不达意。也尝试了思维导图整理一个脉络出来,然而没有靠谱的逻辑框架和知识体系作支撑,聊什么都觉得空洞乏味。退一步抛弃框架就以碎片的形式记录好了,又瞻前顾后,有些事情不敢表露真实想法,假大空。
写东西真的难。还是看书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