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书的时候一些记忆比较深的片段:

1. 提到说西周时期,窑炉烟囱的位置从窑床顶部移至后部,因而火焰走向从升焰式改为半倒焰式。有具体描述在烧制过程中半倒焰的火焰是怎样一个燃烧过程和方向。

后来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窑炉相关的内容是材料学科中涉及到流体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的综合知识。 难怪这本书看着这么累。。。

另外还有一大半看不下去的内容是陶瓷的具体器型描述,什么口什么颈什么腹什么足,带鼻带鋬有无流尾。再来就是印纹描述,什么绳纹回文弦纹饕餮蟠螭等等等等。不然这本书真的不能这么大这么厚。。。

之前觉得硅酸盐学会的这本不如叶喆民的干货,现在反倒认为这样巨细靡遗甚至有些啰嗦的才是真的治史。从附录的参考书目可以看出来,每个小点单独拎出来都足以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深入学习。

越看越敬畏。

2. 提到战国后期江浙地区原始青瓷的发展为什么会断层,而不是按照理想的发展轨迹进入到瓷器阶段。据推测时值乱世,《孟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列国间吞并过程中残酷的屠戮使得手工制陶业也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越灭吴,楚灭越。江浙地区出土的陪葬陶器制式明显受到楚地文化影响,夫差剑和勾践剑等精品文物在楚地出土,正是过去列国征伐吞并的历史写照。

首先,这一段的整体基调是非常抒情的,同之前很不一样。在灌输了一大堆理性客观的工学知识后,蓦地再接触到历史人文的一面,因而感到一种文化的深厚与包容。

名头最响的勾践剑在湖北省博展览。荆州博物馆胜在数量多,成体系。
越国青铜剑剑首的同心圆据说是相当精湛的工艺,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其实不太理解,只是记得这个点。

再来是想到在荆州看到的越国青铜剑,读到这一段之前并没有想过为什么吴越的剑会出现在楚国。因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散落的记忆被串联起来,因为一段文字被唤醒,这种微妙的有所得的感悟,也是读书令人愉快的地方。

3. 来到秦汉之际,除了陶制生活用器类型进一步丰富外,更是出现了精巧的陶塑明器和陶制建筑材料。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四川击鼓说唱俑的艺术价值无需赘述。这些造型洗练,情态生动的陶塑作品同汉代墓葬礼仪的变化紧密相关。

读到这一段,让我想到了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中写到汉代颠覆了之前的“庙祭”,取而代之的是“墓祭”。秦汉时期为了标榜高度集权的统治地位,一方面兴建地面宫殿,另一方面则着力于在地下世界复原生前的辉煌,因而带来了墓葬美术的蓬勃生机。

巫鸿写美术史的作品相对国内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西方视角。我觉得能够从更广的维度,或者换个视角去认识,对于知识的积累是很有益处的。

越读书越想出去看看,就是这么一回事。

 

话说之前立下了Flag, 看完这本书才能买秋装,不然没有读书的动力。。。再之前的话,想的是看完这本抽个周末去景德镇逛博物馆,想看下实际的窑炉是怎样的,不然靠平面图剖面图什么的,有点难想象。。。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