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读完了华夏意匠
我觉得这是比教材更适合入门的一部作品,其著述的逻辑是基于现代科学回望过去,同时借以中西方建筑思想原则和发展的对比,更为全面直观地认识古代建筑科学。相较于之前看的更为侧重建筑演化历史的建筑史,对非专业人士更友好。
然而只读这一两本是远远不够的,期间间歇看的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和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皆因太过晦涩或过于复杂的数理推导而搁置。然而兴趣热度淡退,接下来有别的新科目想要了解,所以关于古建的学习就先告一段落了。

 

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建筑历史阶段划分:
1. 创立时期: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2. 成熟时期:秦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3. 融会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6世纪)
4. 全盛时期:隋唐时代(公元6世纪至10世纪)
5. 延续时期:宋、辽、金、元时代(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6. 停滞时期:明清时代(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

中国建筑同西方建筑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根本差别,中国建筑基于存在的时代,并不考虑永恒。《圆治》中提到中国古代的思想是人的寿命同物的寿命是有差别的,普遍的建筑更注重人在世几十年的使用,并不去考虑子孙后代延用,这是一种现实的态度。而西方建筑往往穷尽数代人的精力来创造。(宗教建筑除外)
说的好听一点叫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对应西方神本),例如木结构对人体比例的适应,对标石结构超乎人体比例。

中国古代采取木骨架构应该是由于木结构相对石结构更为经济便捷。材料并不是本地取得,并不是没有石结构建筑,并不是不能征发大型工程需要的奴役。

在官家政策指导下放弃永久性,纪念性的砖石结构,专注发展混合构造的木结构,从而解决“尽可能满足最大限度要求”和“节省人力物力”的矛盾。这种矛盾简而言之就是美其宫室的铺张浪费和崇尚节俭的冲突。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因素,除一般的价值观念因素外,还有两种特别的,由于中国古代思想条件而产生的因素,即礼制和玄学。

礼制:建筑制度反映了政治制度。礼制是建筑需遵循的典范。

玄学:礼和阴阳五行结合,按照气运之说来指点建筑的形制。
五行之说逐渐发展为风水,即堪舆学。
eg:四圣兽瓦当以示方位(汉代)
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第二章 总释
文字反应建筑演化:宅、室、宫分别体现立面、剖面和平面。由穴居引申的窗、窑的构字;由两面坡的屋顶引申的宝盖头构字,家、安和寒等;由附属的单面坡屋顶建筑引申的广字头构字,店、庑和庭等。
文字还体现建筑材料:木字旁,提土旁,石字旁,金字旁等

构建名词:
结构骨架:
(1)垂直方向的杆件称为:柱
柱在古代称为:楹,指独立的柱,和墙身结合的不算
和墙身结合的支柱跟着它所支撑的水平杆件取名:
屋顶正中主梁称为:栋,支承的支柱也叫栋
次梁称为:楣,支承的支柱也叫楣
梁架上的支座或者短柱称为:梲zhuo
所谓“山节藻棁”指的是斗拱和五家,藻是绘上水草花纹。
梲也叫侏儒柱、蜀柱、浮柱和棳zhuo
(2)水平方向的杆件称为:梁
主梁叫做栋。
梁除了指水平方向的构件外,还指在构架上与平面垂直的屋架或梁架,梁架所支承的与平面平行的楞木则称为栋。
栋所支承的与平面垂直的杆件叫椽chuan.
正面柱与柱间的连梁叫阑额或者额枋。
(3)斗拱,汉代称为栌栾,斗为栌,拱为栾。
斗和栌本有差别:直接有柱顶支承的斗叫栌,在拱之上的斗才叫做斗。
(4)檐,屋面飘出的部分叫檐。
(5)牗,在墙约牗,在屋约窗。
(6)雀替
柱顶上的横木,一方面称为栌而至斗拱,另一方面称为柎的构件变化为复栋或者说替木,到了清代发展成雀替。

建筑物名词:
(1)等到宫称为皇帝专用建筑物后,宫负责生活起居,殿用于礼仪和办公。
(2)楼,重屋也。
(3)阁,虽然也是多层,大多数情况下一层为支柱层,不是封闭的屋。
(4)馆,客舍,公共场所,食官。
(5)亭/榭,只有支柱和屋顶没有墙壁的建筑物。
(6)轩/斋/庐,类近别墅的一类房屋。轩本为古代马车的一个部分;斋为专心一意工作的地方;庐为很古时候便存在的房屋通称。

门堂之制:
每一组门堂代表建筑群平面组织的一个层次或者段落。
门的艺术:阙。华表-牌坊-牌楼
中国建筑立面构成:台基,屋身和屋顶。
中国建筑平面构成:门,堂和廊(辅助建筑可能是厢房也可能是游廊)。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
建筑空间上向上发展的意向。
中国古代建筑早起台的盛行有其政治优势,以便集中人力堆筑高台。
观是为了取得观望景物而修筑的建筑物。
中世纪后,以台获得建筑体量的方式被木架构替代。受佛教影响,浮屠即佛塔的盛行。
渐衰的原因,木结构无法防火带来的隐患。

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中国建筑并没有因为功能不同而分类,不同功能的建筑往往采用同样的构图原则。就绝大部分留存的官方建筑而言,是由于技术和施工的标准化。另一方面是设计的通用性,类比衣服设计的宽幅广袖,体现了中庸的思想原则。

构成建筑物性格往往通过装修,装饰和摆设,例如牌匾,酒旗,经幢等。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
历史早期任何建筑物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
防卫的需求强调了院墙的重要性。
人口变化影响了住宅密度的发展。

宫殿和宫城:
中国古典建筑是以宫殿为中心记录发展的。
设计宫殿同城市规划联系紧密。
六寝六宫:寝为皇帝本人日常生活的地方,宫由皇后掌管的地方。
三朝之制:大朝,治朝,日朝。大朝接见诸侯,治朝与群臣商议,日朝为日常听政。
宫殿建筑计划的两种形制:周制即为沿中轴线排列建筑,秦制或称汉制则为两宫分立。

礼制建筑:
用于祭祀的郊丘、社稷、宗庙(礼制意义大于宗教意义)
用于教化的明堂、辟雍、学校
此外还有作为礼器的钟鼓楼华表等。

佛寺·浮屠及其他:
佛教东传后唯一引入的新的建筑形式就是——塔,Stupa.
其他诸如庙是原先的住宅,寺是原先机构(最早经书传至鸿胪寺),观是观望四方的建筑,庵是规格小的建筑。
佛寺,道观,喇嘛寺,清真寺,天主教堂。

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商业建筑是一个例外,并没有发展成其他建筑类型平面上四合院的结构。唐以前由于市坊制度,商业建筑其实韩式封闭的四合院结构,唐代产生了独立的商业街区,贩售的需求改变了建筑形制,形成了两层以上的沿街建筑;尤其是到宋朝,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建筑制式的限制,点状的“市”演化为线状的“街”。

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
科技:河南登封告成镇观星台
工业:窑、炉、烟囱、井架、水轮等构筑物连同住宅构成的作坊
以上建筑受礼制的约束最小。

第四章 平面

建筑平面构成
建筑单位基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单位,随着社会发展,扩大建筑单位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体量上的扩大,而是数量上的增加。中国古典建筑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
中西方建筑的平面组织迥然不同,以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为例,卢浮宫是将单位的功能汇集在同一建筑物内,而故宫是将不同的功能分散在不同的建筑物中。早先西方学者认为故宫的平面组织十分简单,如果将故宫的各个建筑汇总成总平面图,其复杂性就显露出来了。
置疑中国古典建筑为什么不集中,不在体量上扩大。实际上四合院到一颗印式云南名居的演化以及阙发展成午门都可以作为反例。
然而在平面组织上,中国建筑很少将单座建筑合并和集中,始终保持着独立和分散的布局形式。首先是木结构的防火需求,再来是传统礼制的思想指导。
中国古典建筑的亭台楼阁并不是孤立的单座建筑,而是在整体内紧密联系的单一单元。

单座建筑的平面
中国古代无论是宗教还是世俗建筑都基于相似的平面组织,是由于营造的标注化或者说模数化。横向以间为单位,纵向以(步)架为单位。

增减柱距:
堂殿等建筑在周代之后突出中心轴的概念,因此做奇数间,通过扩大当心间来获得对称感。
尽间>稍间>次间>明间(当心间)<次间<稍间<尽间
以上排列还通过从中心到两端缩减间距来获得不同的节奏美感。

减柱法:
佛光寺文殊殿,通过用较大的檩架替代柱网中的柱位从而获得更多和更灵活的平面形式。

受间架为准的影响,单座建筑基本的平面结构都是矩形。
元代流行工字形,唐宋流行十字形。佛塔和园林不受制式影响,因而产生非矩形的平面形状。

建筑群平面
以变化无穷的院来引导有限的单座建筑,不必过分支追求建筑物本身的高大奇巧,主要建筑群的平面组织良好,自当会达到高度的建筑艺术表现的境界。

院子可以视作一个负体积,室内和室外露天的封闭空间构成了建筑群的二重性。在建筑群观念中,院是一个基本的组织单位。
中国古典建筑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完整而合同的露天空间,不同于西方往往是充分利用房屋平面布置中分割出来的露天空间。

典型的平面制式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
分别从科学,现实,礼制,玄学的象征主义着手说明朝向和对称的需求。

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
建筑平面布局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构成目的:
1. 创造一个纯粹的人工环境,在构图的范围内一切景物完全出于一种人工的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和外界的任何景色相结合
2. 完全以风景为主,建筑物设计和安排的目的是增进自然的景色,除了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之外,很少过分地强调建筑本身的表现
园林配置比例有所谓“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平面平淡,但营造的动线获得的感受强弱有戏剧性。

西方艺术观念中,建筑同绘画和雕塑是同一性质的艺术,称为美术或者造型艺术fine art. 注重于对静止物形的美的创造。
中国对建筑艺术更多的贴近于文学,音乐创作,是由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由于印象的积累在思想感情上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一个mind flow的过程。
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五章 立面

建筑立面的构图
中国传统建筑三分法:台基,墙柱构架,屋顶
中国建筑不但在平面上做同一组织的多次重复,在立面构图上也是作不断的重复,不但使二者间取得极为和谐的关系,同时有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构图的变化多在台基和屋顶。共用台基或使用屋顶组合。相较于西方注重墙面,中国传统建筑的墙面被屋檐前廊柱窗等淡化。因此使空间得到延伸而减弱关闭的感觉。

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远中近的欣赏距离:西方建筑立面更适宜中等距离欣赏,而传统中国建筑更适宜从远距或者近距欣赏。房屋的里面都是作为内院的背景,并不构成大街上的景色,在性质上是一种对内的表现,同室内设计的目的十分接近。

台基
从最初的半穴居发展为台基首先可能是源于防洪防涝的实际功能应用,后来则附加了体现权利地位的更深层次寓意。
平坐和须弥座
台基——台阶和栏杆
阶梯式台阶称为踏道,斜道式称为斜阶。
台阶按照坡度分为平、峻、慢三种,按照抬辇时前后竿的抬升高度区分,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
台阶宽度一般与开间尺寸一致,是的平面构图整齐。
周末汉初的两阶制,祚阶在东,宾阶在西。清代故宫则为两阶一路,太和殿前两边是踏跺,中间为御路。

屋身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观念中,屋身正面是作为院落环境的一个元素,两侧和非面对另一个院落的背面仅仅是作为围护结构。屋身的里面更多的要求空间的联通感,因此檐口下有一段空白的空间,其次是檐柱、额枋、雀替和斗拱构成的结构构架,一方面承重,一方面作为框架使得空间能够流通。
立面必然在台基和檐口边线之内退缩。远出的檐口需要匹配延伸的台基,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构图上的和谐,另一方面也是对木结构起着保护作用。

屋顶
屋顶设计在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里面主要组成部分中最受重视。
传统屋顶形式分为六种: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和攒尖。


两注就是两面坡的人字形屋顶
四阿就是四面皆有檐,中为平脊的四面坡屋顶。
侧面人字形的封闭面叫屋山
构成屋山的墙叫做山墙
山墙高出于屋面,屋面收停于山墙之内者叫硬山
山墙退缩入屋面之内,屋面遮盖着山墙,悬臂伸出山墙之外,称为悬山或者挑山
卷棚就是没有正脊的两面坡屋顶,夹角部分改变成为柔顺的圆形曲线。
四阿就是庑殿

传统中国式屋顶三个特色:
1.出檐远(一方面说对木结构建筑起到保护作用)
2.屋顶上装饰构件很多(鸱吻,脊兽,博风、悬鱼、惹草等)
3.弧线的屋面以及由此产生的反曲向上翘起的檐边和檐角

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关于结构的设计有很多优秀的实例记录,然而没有做出很好的总结,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结构原则的演变
构成一个封闭体或者容器的方法分为两类:
1. 由面状构体来组成,这个面状构体同时承担负重和封闭两种作用
2. 先构成一个骨架,骨架外再披上外壳,骨架承担负重,外壳用以封闭
中国最早建立的墙壁是带有木骨架的土墙,所以是以承重墙作为支撑构造的结构方式。然而密集的立柱改为有规则的排柱,利用排柱来支承屋顶的构造,即发展为穿斗式的柱架,柱架最后演进为梁架,中国式的木框架结构体系才正式确立起来。

方格式的柱网布局本是为了承托屋架设立的,为了给室内留出空间,故而产生了减柱法,将原本不承重的连梁改为承重的大梁,因此形成了梁架形式。详见图二。

上古屋顶构造“四霤”,四面坡是屋顶,霤的构造方法发展到后期称为建筑物中一个局部构造,也就是藻井。
与霤式类似的结构形式还有井干式。没有发展成为主流或许是因为不够经济。
典型的中国建筑柱网布置原则除了满足功能和美学要求,在力学上同样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对称的形状也是如此。

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
建筑学逻辑:客观存在的条件决定材料的选用,基于对材料的了解和认识去决定结构和构造的方法,方法和功能决定各个部件以至整体的形式。

延长构件的寿命是构造发展的一个目的,总的要求是希望房屋能达到较长的使用年限。为了保护木架构,砖瓦,石基等其他材料开始广泛应用。五才并举。类似柱础,彩画,较远的出檐都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

构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归结于同一的基本尺度标准,这就是模数制度的产生和确立的基础。

材栔:“栔广六分,厚四分。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栔为辅助单位。

关于《营造法式》以材为祖的制度,从现代结构力学分析和验算得出的结论:1. 3:2的矩形截面是从原木中得出的最强的抗弯距的截面;2.八等材的划分是按照材料强度成等比级数而划分出来的等级,每一等材之间构件应力的增加不超过三分之一;3.以材之分为结构及构造尺寸的规定是按应力的原则设计出来的,同时达到精简数据便于应用的效果;4.验算的结果证明了如法应用之后基本上符合设计安全的要求。

西方现代建筑的先驱者柯布西埃以人体的尺度出发,随着“费布尼斯级数”演化出来的一系列数字而提出作为用于建筑设计基准的“模数”。

构件的形制
由于木结构本身材料的限制,需要暴露在外不能受遮掩,故而从需求角度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漫长发展后,木结构在力学上的功能形式和在美学上的装饰作用达到了和谐统一。而木结构从几何形制演化为柔顺的曲线,除了对美学的追求,一方面也是基于木材本身易雕琢的特性。(保证力学功能是美学雕刻的前提,故不宜过度加工)

对构件做形状上的艺术加工:叉手——人字形叉手,托木——驼峰等。

斗拱在力学上的作用:同时在前后左右伸展,成为一组三维的空间力系组织,在力学上不但减少了梁柱接合部分的剪应力,而且使较大面积的构造得到更多的支点,增加水平方向杆件抵受弯距的能力,荷重通过这一个空间的力系而集中传达到柱头上。

雀替:由拱形的替木演变而来,力学上的作用就是用以加强额枋的剪应力和减少跨距。

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
向上翘起的檐口有尽量容纳冬阳,减少夏日的实用效果。同时减低屋面的高度而保持上部有陡峭的坡度及檐口部分由宽阔的跨距,由此减少横向的风压(并不正确,屋面坡度越大风压越大)。出檐远的屋檐同时还能将雨雪排出檐外离开台基。

屋面凹曲线的成因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一个观点是早起屋面由竹编成,竹网框架抹上草泥构成的直线屋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可能会有起伏不平的问题。换成曲面的结构方式就能避免这种变形。

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
(柱和柱础,斗拱,雀替·驼峰和隔架,栏杆,槛框和隔扇)

柱和柱础
柱径与柱高的比例1:10 合乎力学要求。
为了纠正视觉偏差,引入微向内倾斜的柱脚,成为柱侧脚。东西方建筑有普遍应用。

柱底起先埋在地下,为了防止下沉,在底下放置一块石头形成了最早的柱础。后来埋在地下的柱底容易因潮湿而腐烂,故而移至地面。
柱础分为露明和素平两种。墙内柱等无须露明的部分做素平础石。
础石露明的部分唐宋多用覆盆型,清代之后变为反曲的形状。
础质为了防止水分顺纹上升,安装在支座和柱身之间的过渡构造。

柱头和梁之间的过渡构造:栌和枅。后来发展成为枓栱,成为独立的构建存在。
再来柱的顶部开始运用阑额乃至雀替,柱同其他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枓栱
西方古典建筑向下弯曲的柱头冠板——爱奥尼克柱式
东方古典建筑向上弯曲的柱头冠板——枓栱
枓栱产生的原因最初了为了通过斜撑增加架构的稳定,汉代之前多作为横向的托架,后期发展成悬臂梁式的支架悬挑出檐。
梁思成关于枓栱的解释:“在梁檩与立柱之间,为减少剪应力故,遂有一种过渡部分之施用,以许多斗形木块,与肘形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梁下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下的荷载力,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

枓栱在不同朝代的使用:
唐:同时运用于内外檐,之后逐渐减少
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式样不一致
宋: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式样趋于一致
明清:补间铺作的枓栱用量开始增加,从宋时最多两朵发展至清朝最多八朵,更多的是作为装饰性檐口线。

枓栱的层次解析:
1.最底下的是栌枓
2.栌枓之上向外伸出一对互相垂直的栱,与立面平行的横栱成为”泥道栱“,垂直的向外挑出的叫做”华栱“
华栱有单层和双层的,每一层谓之一”抄“。单层叫单抄,双层叫双抄。
除华栱外,以后再往外挑出的就不用栱而用”昂“。往外伸出一栱或一昂则叫做一”跳”,根据跳的次数决定昂的数目,昂之数可到三层,成为“单下昂”、“双下昂”及“三下昂”。
3.在华栱和昂所组成的层次之上再承托着一系列的横栱,每出跳一次即置放一列。在华栱或昂之上的横栱称为“瓜子栱”,“瓜子栱”和“泥道栱”都是横向第一个层次的栱,因此栱式都是一致的。
3+.瓜子栱和泥道栱之上还作另一层的发展,位于它们之上的栱则称为“慢栱”,慢栱是一个栱上之栱,在构图上就要拉长一些然后才能使上层部分不致重叠而产生挑出的效果。
4.位于最后一次跳出的横栱称为“令栱”。“令栱”和“瓜子栱”的不同就是令栱不再作上层的发展,而且中间伸出一个“耍头”作为构图的收束。

枓:
山字形栱中正中部分所支托的小枓称为“齐心枓”
两端所支托的小枓一律名为“散枓”
直向的华栱及昂所支承的是与之垂直的横栱,所以承托这些改变了方向的栱的枓就另称为“交互枓”

枋:
各跳横栱之上均放置有一横枋,就是说一跳一枋,在柱头中线或者说泥道栱系列上面的枋叫“柱头枋”
内外跳中慢栱之上的叫“罗汉枋”
内跳令栱上的叫“平棋枋”
外跳令栱上的叫“橑檐枋”
在第一层昂下往往将华栱前端减削,自交互斗间伸出“两卷瓣”来承托下昂,这个部分称为“华头子”

每组斗拱称为一朵,每朵之中,向外可作五跳,向内则最多作三跳。
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内一外一
出两跳谓之五铺作,内二外二
出三跳谓之六铺作,内二外三
出四跳谓之七铺作,内三外三
出五跳谓之八铺作,内三外四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枓栱由大到小,从结构构件逐渐演变为装饰性构件。

雀替·驼峰和隔架
柱头和雀替二者只见恰好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枓栱专用于柱头铺作的地位改变后,雀替就兴起成为柱头部分的必要构件。
早期为柎木,营造法式中称作绰幕枋,用于支托阑额。清代以后称为雀替成熟运用。
力学方面,连接梁柱,加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力,使其在同一净跨之内承受更大的荷重。(同枓栱作用一致)
美学方面,完善了柱头部分的装饰,改善了空间外框轮廓。
雀替形式分类:大雀替(左右连成一片)、龙门雀替(多用于牌坊)、雀替(明清建筑用)、小雀替(小斜角,多用于室内)、通雀替(左右联通但是夹在柱顶之中,多用于室内)、骑马雀替(柱间距过小连在一起一整片的装饰板)和花牙子(仿雀替的通花装饰)。

驼峰用来支承叠梁,是对支墩的艺术加工而产生的构件,构造意义上和雀替相近,只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另有接近的转角加固方式中间蜀柱,两边三角形角背。

明清时“隔架科”是用驼峰、枓栱、雀替合在一起连接两层梁。

栏杆
栏杆和台基紧密相连,台基的形状和构图主要通过栏杆体现。同时能创造有限制但流通的空间。
栏杆的边框:望柱(纵向的阑)、寻仗(横杆)、地栿
宋时栏杆为组合构件,清时石质栏杆则为整个构件。
宋时望柱只在转角或起始,清时则作为每段的收束。

栏杆的首尾装饰抱鼓石
云栱位于望柱对角线上

槛框和隔扇
柱间幕式墙的门窗框格成为槛框,前身是壁带(参考日本建筑外露的木结构墙体)
槛框的构成:(横向)上槛、中槛、下槛、(纵向)抱柱
中槛一般位于门扇高度
上槛和中槛之间用窗称为“横披窗”,用固定的板叫“走马板”

中间镶嵌通花格子的门叫隔扇
中国古典建筑门兼具窗的功能(采光和通风)
隔扇构造:花心、腰华板、群板中间加抹头间隔
隔扇比例:1:3至1:4

组成格心图案的木条或者雕刻称为“棂”,即窗棂。

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
Color Scheme构材所带来的设色自由。
中国建筑颜色丰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构造方法以及制式体形。
五材并举,土壤的红,汉白玉的白,青砖,青灰色瓦,白石灰粉刷的墙面。
更丰富的颜色出现在彩漆,金属装饰,琉璃建材上。
房屋上的彩画历史久于独立的绘画创作历史。

在梁上绘画或者雕刻一些水生植物图案以期避火。后来屋顶构件如梁、额枋、平棋多以青绿色为基调也与此有关。
清朝黄色琉璃瓦屋顶用于宫殿,王公府第只能用绿色琉璃瓦。
琉璃瓦广泛的应用可能起源于北魏

中国古典建筑中,一般来说“构件的装饰”要多于“装饰性构件”。
而纯装饰性的构件也是出于象征意义安装的。

原壁带上的防火部件金釭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彩画。

除构件装饰的彩画外,壁画也是长期大量存在的建筑装饰。

中国古典建筑的装饰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金饰(金玉等装饰)、彩饰(刷饰、彩画和壁画)和雕饰(各种刻花、浮雕以及独立的雕刻品)。

西方建筑重视雕饰是因为石材无法施彩,中国建筑装饰则以色彩为主。

彻上明造是为了让屋顶构造能够处在干爽通风的环境中,能够避免木材腐朽。然而易于积灰,对北方来说过大的空间不利于保暖,因此对顶棚提出了其他的要求。

顶棚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天花、藻井和卷棚。

宋代称小方格子天花为平暗(覆盆形,仅独乐寺观音阁现存),大方格子为平棋。

卷棚的风格是轻快和素雅的,多用在民间或园林建筑中。

门的两种含义:一个是建筑的层次,一个是门扇。

门钉的由来:板本后面有肘板或称横幅固定,固定方式则是用铆钉拴紧。
再后来钉头排列也作为一种装饰。
另外一种装饰就是铺首,即门环。

除板门外还有软门(镶板门)和乌头门。

由于古典建筑一般都有庑廊,出檐也远。因此有时候窗只有采光通风的功能,并不需要开启。窗的概念还包含了通花装饰,即木格子。整片的木格子同时也可以视作通透的幕式墙。

隔断:在标准化设计平面中,室内空间必须进行分割和使用,而这一设计同结构无关,所以从材料的选择、形式和构造都有极大的自由,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隔断。相反,在承重墙结构的房屋中,内部间隔时常要考虑城中作用,分割的方式因此受到了限制。
隔断在最早的应用就是帷帐、帘幕和屏风。

中国建筑室内隔断的三种发展形式:
完全的隔断:完全封闭的间隔墙,不承担承重或保温的功能
半隔断:可移动或活动的隔断,类似屏风、书架、博古架、储物柜等
开放式隔断:罩仅在视觉上做区域划分,模仿帷帐,后期装饰作用为主,例如花罩

第九章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同西方景观设计的概念相似,同时存在显著差别。
园林建筑和一般建筑是基于两种不同目的、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发展起来的。其思想基础在于摆脱一般建筑的规矩准绳的束缚。
房屋更贴近儒家思想,园林则体现更多的道家思想。

园林和山水画有着共同的美学意念、共同的艺术思想基础。
文学作品对建筑的影响可以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体现出来。
综上,中国的园林建筑凝固了中国绘画和文学。

园林发展的两条进展路线:一是独立性质的园的设立和演变,二是公式住宅园林化的发展(组合体而不是混合体,因为宫室住宅都有严格的制式限制)。

园林的构图原则之一:另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
另一原则是:人工效仿自然。

构成园的要素:花木、水泉、山石(类比西方建筑景观中的抽象雕刻)、点缀、建筑(看画窗/灯窗)、路径。
小园以花为主,中园花木并盛,大园则以茂林而见胜。
造山(平衡场地土方工程)和叠石是园林中用以分割空间(构图上起到封闭视线和制造高潮的效果)的元素。

石案、石墩、石床、石屏、石盆和石灯等是园中另一类特殊的组成元素,兼具家具和装饰功能。明清后因不符合造园纤细绮丽的风格渐渐不用。
园林的观赏功能是由最早的生产功能发展而来。

路径的设计思路封闭景色和扩大空间。曲径、曲桥、曲廊目的在于减缓人在园景中运动的速度,增加视觉变换的方向。

园林的功能后期发展得更为广泛。因为园可以包含多种内容和主题,其规模就可以无限制的扩展,因而出现了“园群”。

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城、塔、桥、陵)
在现代工程学的分类概念上,房屋建筑以外的,艺术目的较小,功能和结构意义较大的道路/水利、桥梁等工程都成为“土木工程”(Non-domestic)。然而在古代他们同属一个技术类别。

非房屋建筑的存在方式(根据同其他建筑的关系考虑)
一是独立存在的规模巨大的工程:长城,桥梁,皇陵
二是作为城市的构成元素:城墙、城门、城楼以及桥梁、佛塔
三是作为巨大的建筑单位里的构图元素:小型桥,塔等。

城、桥、塔、陵等纪念性建筑多以砖石结构建造,寿命长,流传久远。

城墙和城楼
为什么城墙和城楼在中国显得无处不在?很早的文献《周礼·冬官考工记》将城墙的营建定为制式。
规则整齐的城墙不利于防守。
城墙与壕沟(护城河)组成高城深堑。
护城河>羊马城>瓮城
马面上面是战棚(非固定搭配)
雉堞古代称为睥睨(偷看的意思)
楼橹即城楼和瞭望台
踏道和慢道以及栏杆丰富了城楼在立面上的视觉效果

桥及“桥屋”
中国的桥梁是理性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桥和房屋建筑综合起来也是中国桥的一大特色。
将桥视为台基上面营建房屋,同其他房屋采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塔庙”及“塔坟”
佛塔源于印度的stupa, 然而多半完全以中国自己的形式出现。
塔庙基本形式:上累金盘,下为重楼。
部分塔兼具军事和风水的功能,在风水之说中塔称为文笔,用以象征当地人才辈出。
阁楼式供佛的殿堂印度成为精舍或者僧珈蓝,这是包括将舍利塔置在殿堂中央的整座佛教寺庙。
北魏后以浮屠为中心的浮屠寺形制瓦解,佛寺由住宅而成的居多。塔和寺开始分家。次后塔较少作为佛殿,而是作为置放圣物或者舍利的纪念性建筑。因其功能上类似于坟,而传统中国建筑坟是用砖修筑的,因此佛塔独立存在后开始出现砖塔。

陵堂与墓室
《水经注》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多半是先墙后城,西方相反。
不同于普遍流传的现代观念,城市是依托于地理位置逐渐发展形成的。古代中国的城市很多是出于政治或者军事的需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建设而产生的。
通过统一计划的建设,古代很多大城市都是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来,是一定时代的一定产物。

周王朝大邑成周,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建立。同时建立王城看管商代奴隶主。
王朝的兴衰决定的都城的继存,自项羽火烧咸阳宫后,绝大多数王朝的都城都随着王朝的覆灭被毁。偶有例外,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大兴城进一步发展改称长安。这是由于战争进行的过程不同决定的。

中世纪之后地区经济开始足以支持城市的产生和存在,不再完全依靠政治力量而生存。因而也不受朝代兴亡交替的影响,以另一种城市的形状和面貌呈现。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道路网规划是出于北半球地理因素决定的正南朝向的需求。再来就是铺设车轨的需求,因而形成平直的棋盘式道路网。最后城门的设立也是为了方便直线型交通的分散。
西方放射性的道路网络是为了方便市民集中于广场(市)。
中国城市中的“市”——商业地区因为采用内向的封闭空间的形式,所以不产生交通上的“聚焦”作用。
《史记》张守节“正义”云:“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棋盘式的道路网基础上,还形成一种脊柱式的中心轴构图设计。即朱雀大街(朱雀示意南向),北魏铜驼街。

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出身的建筑师、专家:其一就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如李春、喻浩等;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宇文恺、李诫、阮安等。

中国的营造技术是基于“预制”构件和组合“装配”的工艺概念而来,因而定型化、标准化就随之而产生。这一切都是从施工观念出发考虑的产物。
故而古代搬迁宫殿(分拆、搬运、重新装配)可以实行。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