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系统地梳理一下北魏历史,初步的TO READ LIST有这三本《北魏平城年代》李凭,《拓跋史探》田余庆,《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按说应该先读通史再来专注断代史,不过我自己随便看看,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先从最容易读的开始。

8.14 22%序章和第一章结束,用了三四天吧直接在博客上做笔记要比Keep方便,还可以随时插图。这篇的一些知识点在石松日奈子的《北魏佛教造像史研究》有所涉及,这一部是跟深入细致的考据和分析。想去大同玩。。。

8.19 从36%开始继续,40%第三章第一节结束。前两天因为心情不佳没有读书,总算回归日常了。中间吃饭的时候有读一本叫《读闲书》的书,其实不闲,是唐史随笔,挺下饭的。

8.20 52% 第四章第一节结束。

8.24 70% 正文结束。周末玩一天躺一天,没看书。这本书章节的衔接特别明朗流畅,最后一章的升华有一点点突兀,相比前面每节都在回答上一节的问题来说,最后一章感觉是独立的。差三篇附录,希望本周完结了。

8.26 100%三篇附篇结束,读得很快。第一篇是地理,本想结合地图册读的,奈何摸鱼不方便,所以略读了。第三篇所讲的坞壁在过去的男男小说里看到过,有一丝丝的熟悉。讲真,从男男小说中学到的知识也不少了。尤其喜欢的就是这边看着正经书,那边能同步找到一篇同时代背景的男男小说以作补充,简直lucky.  总算完结了,可以玩别的了。

补充一下:刚开始读《拓跋史探》的前言,开篇也是从子贵母死制度出发,想说读平城时代对这一制度的解读其实就联想了很多关于女性地位的讨论。再来又想到读士族门阀以及宗族督护等内容的时候有联想一些关于阶级的话题。只是都是概念上的联想,没有做深入的思考。觉得多看一些应该会有启发。

关于怎么在读书时意识游离过程中的产生的点滴感悟,应该要考虑一下用怎样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捕捉记录。

序 章

拓跋珪实行的离散诸部措施。1)是什么:包括“分土”、“定居”、“使役”等措施在内的一套综合性法令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配合一系列农垦政策相配合实施。2)目的:剥夺部落酋帅们对其部落的统领权力,从而将部民转化为平城政权下的“编民”并促使其从事农耕。3)副作用:直接损害酋帅利益,违背草原旧俗,激起反抗。4)成果:促使北魏统治下大部分游牧部落组织分解,加速产业由游牧向农耕、半农耕转化和部落阶级分化的进程。

拓跋珪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颠覆传统的兄终弟及制,实行父子相继制,同时制定了子贵母死制度,企图杜绝过去部族政治生活中母权干政的现象。

拓跋嗣制定太子监国制除却兄终弟及遗制。拓跋焘沿用太子监国制,但同拓跋晃的东宫集团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皇权斗争,以致正平元年太子和皇帝相继被杀。

政局动荡皇权难以伸张,后权在权利斗争的夹缝中乘机而兴。

制约北魏皇权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兄终弟及的继承遗制和尊崇母权的遗俗。由此衍生处的太子监国时期和太后临朝听政时期是北魏皇权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特色时期。

全书概括:皇权高踞于整个国家机器和社会的至高点,皇权的运行过程正是国家机器乃至社会发展的主线。通过考察皇权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拓跋部平城政权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 皇 权 初 建

皇权初建与巩固时期:天兴元年398年七月(道武帝迁都平城)至泰常七年422年五月太子拓跋焘监国。

本章内容:1)道武帝什翼犍代国灭亡后至重建拓跋政权间流亡中原的十年,以及此经历对后来致力于实行封建集权统治的原因。2)道武帝推行离散诸部等措施的过程和对皇权确立的意义。3)皇权确立过程以及清河王政变因果。

第一节 道武帝早年经历考

一、罪 徙 蜀 地

魏书 燕凤传 燕凤与苻坚关于安置道武帝的对话,发生在什翼犍客死长安之后,道武帝被迁蜀地
南齐书 魏虏传 道武帝实在贺兰部首领贺讷等扶持推举下登位,淝水之战前投奔慕容垂,此时慕容垂在长安,未同符秦决裂。

道武帝在代国灭亡后随什翼犍迁到长安,因执父不孝而被流徙蜀地,什翼犍去世之后再迁长安。

二、再 迁 长 安

慕容垂与拓跋珪的亲缘关系,是后者回到长安后投奔的原因之一。

三、中 原 文 化 的 影 响 (略)

第二节 离 散 诸 部 考

道武帝登国元年正月在牛川即代王位,四月改称魏王。在他此后创建北魏政权的活动中,除了大规模征战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离散诸部,这一措施对于拓跋氏的统治机器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转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节内容:从时间着手,考察过程和涉及对象并阐明意义。

一、盛乐息众课农

正月牛川即位,八月收西燕压迫逃往阴山以北。这段期间内离散诸部并非没有可能。

首次离散诸部:1)是什么:包含分土-离散-定居-使役等措施在内的综合性法令。2)由来:借鉴前秦灭亡代国后对拓跋部执行的离散部落的措施。3)针对人群:异族部落。4)成果:有部落起而叛走。

二、河 北 屯 田

二次离散诸部:1)时期:登国九年394年,同卫王拓跋仪屯田相联系。至第二年后燕慕容宝进犯而终止。2)渊源:拓跋仪屯田有刘卫辰在前秦时的农耕基础。3)屯田人群:被离散的异族部落。4)督屯田人群:从军队分化出来监督农业生产的部分,可随时转化成征战军队。

分农稼、垦辟、屯田意味着分土定居和任使役。是又一次离散诸部的措施

三、繁 畤 更 选 屯 卫

全面离散诸部:1)时期:天兴元年正月,灭亡后燕之后。历时半年左右。2)政策:徙民之后计口授田(针对新民)和更选屯卫(针对旧民包含作战军队以及战争期间留在繁畤大后方的部落民众)。3)进一步解释更选屯卫,屯田和戍卫对应之前将拓跋仪屯田时期对部落民和军队的分化。

魏书 太祖纪。考文中“京师”应指繁畤。“更选屯卫”和“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的诏令也是在繁畤宫颁布。

四、离 散 诸 部 后 的 京 畿

先引《食货志》和《宫氏制》,探讨京畿四方四维的地理范围和人员构成。得出结论:北魏建国初将大同盆地及其周围山区划分为畿内和畿外,畿内安置的是内徙新民和经离散后的部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归八部大夫管理;畿外安置的是未被离散的游牧部落,从事游牧活动,归八部帅监督。

魏书食货志 关于畿外四方四维的描述
魏书 官氏志 关于畿外的记载
平城畿内 大同盆地 菱形区域 地形示意

总结:离散诸部措施的意义。1)使得治下大部分游牧部落组织分解,加速内部阶级分化。2)推动社会生产,加速游牧向农耕转化的进程。3)剥夺贵族统领部落的权利,将他们与部民一起编为国家的“编民”,从而把拓跋社会纳入封建统治的轨道。

第三节 皇 权 的 确 立 与 危 机

一、乙未、丙申两诏书的意义

与离散诸部相伴的长期的部落战争,同时外部还有西燕和后燕两个慕容政权的对抗。拓跋珪的统治势力就是在长期的对抗中,日益发展起来的。

内容:乙未诏书重在解释君权神授而不可侵犯的道理,丙申诏书则要在阐述君臣天定而不可逾越的原则。二者结合则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原理的文告。

意义:将以往部落联盟中首领与酋帅的关系改为封建的君臣关系。是平城政权纳入封建轨道的标志,表明拓跋部的统治机器从部落联盟转化成封建极权性质的国家

二、祸起萧墙

天赐末年,道武帝归咎群下,喜怒乖常,狂滥地杀戮和罢黜臣僚。这段期间他的重心放在解决皇权继承的问题。

由于子贵母死的制度,引起清河王政变,最后拓跋嗣平息政变,接替皇位,是为明元帝。在位期间指定了太子监国和宗主督护制。

第二章 太 子 监 国

1)是什么:生前即将最高统治权授予太子。2)作用: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取代传统兄终弟及制。3)弊端:皇权职能的分化引致危机。4)时期:泰常七年422年五月至正平二年452年三月。

第一节 拓 跋 焘 为 太 子 考

一、拓跋焘称谓乖戾析:通过考证史料,明确拓跋焘监国是作为皇太子而不是太平王。二、立太平王焘为皇太子辨:部分史料有脱讹,北史和资治通鉴写明“立太平王焘为皇太子”才明确。

第二节 太 子 焘 监 国 考

一、太子监国权利超越常规:左辅右弼的配置,总摄百揆的权势,考虑到明元帝在位且未离开平城的背景,太子监国超越了“君行则守,有守则从”的古制。

二、明元帝自相矛盾的言论:一说“朕疾弥年,疗治无损”,一说“游行四境,伐叛柔服,可得志于天下矣”。实际上寝疾是真的,后续征伐南朝刘宋也是真的。究其原因,还是要从拓跋部的继承原则说起。

三、北魏史上首位太子:拓跋焘。先考证拓跋珪的即位并不是遵从父子相继制,他的即位于身份和年龄都不合适。所以初期会存在诸多部族内的反抗背叛。再考证拓跋嗣的皇位是平叛政变得来的,道武帝去世前没有正式立嗣。故首位太子其实是拓跋焘。

四、清河王政变中提出的问题:叔父是指谁?应为阴平公烈。

五、拓跋烈是道武帝的同母弟:考证阴平公烈同卫王仪和秦王觚均为道武帝同母异父的弟弟。揭露什翼犍在拓跋寔去世后取了他的妻子贺氏。

六、道武帝末年的皇位之争:1)卫王仪和道武帝的皇权之争导致卫王仪单骑遁走并被赐死。2)设立子贵母死制度,但因矫枉过正自己被杀。3)清河王政变最终扫除了兄终弟及制。

七、崔浩窥破明元帝的心病:考证道武帝称王的七个儿子去世时间,暗示明元帝对宗族其他继承人的不安。崔浩适时提出太子监国制,扫除了兄终弟及的遗制障碍。

第三节 正 平 事 变

一、正平事变的真相:通过整理史料,列明拓跋焘和拓跋晃各自的势力集团,以证二者矛盾激化十分严重,推断太平真君十一年,拓跋焘男伐,拓跋晃屯兵漠南,拓跋余留守平城,取消拓跋晃的监国之权。正平二月,拓跋晃被设计在鲁口被执,三月被带回平城,随后拓跋焘大加搜检东宫并除掉东宫官属,六月拓跋晃被杀。

正平事变:宋书所记父子相杀和以铁制刑具治人的方式可在其他史书中找到例证

二、太子监国的意义与弊端:1)意义:北魏政权脱胎于部落联盟形制的拓跋部族,皇帝除封建君主的特征外,又有酋长的特征,集政治与军事权利于一身。在需要长期在外征伐的情况下,设立太子监国能够实现军事与政治的分工。2)弊端:职能的分工意味着分权,东宫集团形成与皇权抗衡的势力,就会造成父子间的权力之争。3)影响:正平事变使得皇权和东宫集团两败俱伤,于是被压制的后权得到伸张,经由乳母干政而达到太后临朝听政。

 

第三章 乳 母 干 政

文成帝(即位时13岁)乳母常氏干政。

第一节 道武帝杀刘夫人

原因:源于道武帝母亲贺氏在道武帝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影响。1)道武帝幼时“缚父请降”实则是母亲贺氏安排。贺氏依靠贺兰旧部,在寔君发动内讧时溃逃投向前秦,以致流徙蜀地。2)贺氏母子流亡独孤部,刘显不同于刘库仁亲近拓跋部,不容其母子二人,故先后从独孤部逃奔贺兰部。3)推测在贺兰部扶持下即位的道武帝前期的诸多功绩亦有其母贺氏的影响在。

影响:以上使得道武帝深刻了解母后势力对皇权的影响,因此对于母后保有联系的外加部落持有高度警惕,因此指定了子贵母死这样矫枉过正的制度。

部落间的联姻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因而这种关系不仅具有巩固和强化联盟的作用,而且还有在政治上的相互渗透的作用。

在当时,打击母后势力,便是打击其背后的异族部落势力。

魏书 太宗纪 记子贵母死制度的目的

第二节 子 贵 母 死 故 事

道武帝立子贵母死制度在后朝的执行状况如何?太武帝幼年即同生母杜贵嫔分开,由保母窦氏抚养。景穆帝在贺氏死后出走,后有正平事变。文成帝生母郁久闾氏在正平事变后不久(宗爱之乱以后)确立文成帝继承问题后去世。献文帝生母李贵人,孝文帝生母李夫人俱因旧制。然而从文成帝生母郁久闾氏其,子贵母死故事不再是为了以防外朝乱权,而是后宫争权的工具。

子贵母死制度在宣武帝一朝得以终止。即孝明帝元诩生母胡氏。原因一方面是后宫消极反抗,一面是因为北魏后朝的政治状况不同。

第三节 乳 母 常 氏 权 倾 内 外

常氏本为罪女,因“有劬劳保护之功”,在正平事变+宗爱之乱后成为保太后,有在文成帝即位后升为皇太后。文成帝生母李氏被其刺死,后来的文明太后冯太后也是常氏所立。

内外势力:宫内阉官林金闾,外戚常氏。疑“乙浑擅权”亦为常氏党羽。

后来的文明太后冯氏效仿常氏,两度临朝听政。

 

 

第四章 太 后 听 政

文明太后两次听政:1)文成帝去世不久,乙浑擅权后。不久被献文帝势力压制罢令。2)害死献文帝后,于孝文帝朝再次听政。然而后权无法继承延续,皇权最终归于孝文帝。

魏书 文明太后冯氏第一次听政记载
接上,第一次听政很快就结束了。该条亦是孝文帝私生猜测的源头。
私生论又一依据

第一节 孝文帝非私生辩

孝文帝私生论理由

作者反驳理由:1)拓跋氏的早育传统。2)“不知所生”实为表现冯氏隐瞒刺死孝文帝生母李夫人一事,以致孝文帝不了解生母情况。3)以献文帝欲禅位给京兆王拓跋子推,而取消孝文帝继承权一事受群臣反驳的争论来看,也是认可孝文帝正统皇储身份的。

针对《杨播附杨椿传》中引孝文帝“母子”之说,应为泛指,不具实意。且演说场合理应不会说出有违自己正统身份的言论。再以保姆制度反驳娩乳罢朝一说。

第二节 文明太后临朝听政

一、两次临朝听政之间:分缕献文帝和文明太后两方势力,以说明献文帝禅位孝文帝是双方势力相抗的结果。而此一结果直接导致了文明太后的第二次听政。孝文帝继任虽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皇权的父子延续,然而背后主导势力仍是文明太后,且献文帝及其集团在禅位后皆因不同原因去世。

二、冯氏势力:1)拓跋贵族。2)汉人士族。3)冯氏外戚。4)“小人”:阉官、女官、恩倖等出身微贱的人物。

第三节 太后听政的背景

一、冯、常身世:出身罪孥。冯氏因罪入宫(其父亦太武帝平辽海而内徙),受其姑冯左昭仪(伯父冯跋和父先后为北燕国主)管教。疑冯左昭仪于时昭太后常氏有关联。常氏出身和龙,原北燕都城,推测为敌国徙民。同为北燕故民,因罪入宫,冯氏和常氏两家命运休戚与共。

二、活动于政坛的“小人”:考北魏时地位微贱的小人何以参政。下层人物很难通过应选或建立军工等正规渠道晋升,于是积极投身政变活动以获得权势。例举正平事变时明元帝左右侍从王洛儿和车路头。之后太武帝末年东宫集团矛盾、宗爱政变、乙浑擅权、昭太后干政和文明太后听政亦是如此。加之拓跋脱离部族联盟不久,门第观念远不如洛阳时期。

正平事变时的百工伎巧

三、恒代之遗风:恒州代郡少数民族妇女地位较高,拓跋部族早起女性干政以及北齐时代民间女性主持家庭都体现了北朝社会中浓厚的母系氏族遗风。冯氏和常氏虽是汉人,但也受胡族风气的浸染,故而更适应带有部落遗制而又日益封建化的平城政权。

四、北魏宫廷内的女官:北魏平城时代选后对地位要求不高,故而很厚皇后都是罪家出身。宫中女职亦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五、文明太后的汉文化素养:太和改制应为冯氏旨意。自小受冯左昭仪教导,积累了汉文化素养,在笼络拓跋贵族的同时,尊礼汉族士人。

文明太后敲定三长令的讨论,体现沉稳刚毅的气质和良好的素养

第四节 政归孝文帝

一、旁落的皇权:先从惠太后、昭太后以及文明太后另辟陵地说起,以示与北魏皇权的抗争,不愿屈居于拓跋皇帝之下。孝文帝的陵墓甚至成了文明太后的陪陵(虚陵)。再肯定文明太后的功绩,不遑于道武帝开创的北魏封建化事业。

二、无法解脱的困惑:“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于冯氏,将谋废帝。”有意废黜孝文帝改立咸阳王禧。

三、孝文帝迁都策中的感情因素:将国都迁离被高踞于方山顶上的文明太后盯着的平城。故刚出孝就规划南迁。

四、文明太后对孝文帝的影响:性宽慈对应文明太后猜忍其实都是韬光养晦的面具。对汉文化的推崇。

 

 

末章 平 城 时 代 的 历 史 意 义

中原北方东汉末年之后三次最为剧烈,对社会经济造成最大破坏的战乱:1)东汉光熹元年189年,历时四年,董卓之乱;2)西晋永平元年291年,历时16年,八王之乱;3)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历时6年,永嘉之乱。摧毁了长安和洛阳的汉文化根据地,中原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向黄河下游转移至河北地区。(杂糅匈奴、羯和鲜卑慕容的文化因素)

汉魏典章与学术文化不再由国家控制的学校垄断,学校制度随汉王朝覆灭而废弃,典章与文化改由父子世代相传,称为魏晋南北朝时由士族掌握的家学。河北地区主要为清河崔氏、渤海高氏等大家族所承袭(崔浩&高允)。

西北地区(曹操任用敦煌太守,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发展农业,启用士人形成了同河北地区大体相当的文明)主要代表为李冲、常景等士人。(杂糅氐和羌以及鲜卑秃发等部的文化因素)

江左地区南朝氏族遗风。(杂糅蛮、越文化因素)

太和改制的价值所在:三个地区的文化汇集到平城促成太和改制,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背景看,实质上是中华版图内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都参与了的一次弘扬中华文化运动。

附篇一 北魏平城畿内的城邑

建都平城之前:大部为雁门郡,东部一隅属代郡,西部定襄郡。汉末战乱人民亡散,后为游牧民族势力。

发展过程:1)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2)文成帝至孝武帝迁都;3)迁都后至魏末孝昌年间。

 

附篇二 道武帝时期的大移民与雁北的开发

雁北:大约等同于大同盆地。“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

本章内容概括:1)开发前状况——鲜卑拓跋(中受前秦替代)统领并开发雁北,至北魏建国同后燕争夺本地领土资源中断,再到北魏灭后燕,道武帝迁平城,迁入大量徙民,开始经营雁北;2)大移民(后有内附移民);3)开发——农业/牧业/建工/交通贸易(恒山直道);4)成果奠基

 

附篇三 论宗主督护

宗主督护是北魏建立三长制以前统治基层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体现了明元帝到文明太后的统治期间平城政权对中原社会的羁縻政策。

是什么:宗主即宗族的首领。1.无固定地域,可迁徙,不同于秦汉在地域基础上的基层行政制度乡亭制。2.无数量限制。3.即是生产组织又是武装集团。4.阶级关系主要为以宗主为代表的地主豪强同依附农民的关系。5.一定程度上起到基层行政组织作用。

设立目的:将宗族组织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要求宗主部分地为国家承担督护基层的职责。职责的履行更多的是依赖于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上的礼制,并不严格依赖国家的行政权力。稳定北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概括:宗主督护是北魏前期实行的以宗法关系为其维系纽带的具有部分行政职能的生产与自保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组织。

 

政策设立背景:为了适应长期战乱以后中原地区宗族组织强化和坞壁林立的形势。

宗族组织强化:长期战乱使得基层行政权力被彻底破坏,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宗族组织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地主豪强利用组织维持其权益,农民为了自保而依附,壮大了宗族。为了屯聚自保,建筑坞壁。

坞壁:一种且耕且战的社会组织形式。eg:苏峻宗族and 郗鉴宗族。侠义与尚武的品质有助于坞主凝聚宗族。eg:祖逖。

 

政策对象:汉族地区。畿内对游牧部族离散,对内徙农民计口授田,管理严格。故羁縻政策只针对于汉族豪强。

 

实施时间:以明元帝永兴五年大赦为开端,一直延续到孝文帝太和十年以三长制代宗主督护制。

 

意义(正面):1)缓和了拓跋部统治者和地方豪强间的矛盾。2)抵制情绪减弱,汉族士人渐渐成为帮助拓跋部实行文治的得力助手。3)因统治者与豪强矛盾缓和,中原社会迅速安定下来。

 

意义(隐患):和平年代随着封建制度的稳定,拓跋统治者与地主豪强的利益斗争和矛盾激化。1)赋税和人口的争夺;2)政治势力的斗争

 

三长制:

三长制内容
北魏平城年代 诸帝年表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