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电影回来,流浪地球2的纪录片,绝赞体验。

票是昨天定的,摸鱼刷豆瓣看到的,立马打开淘票票,全城正好就我所在的区有个小影院这两天有场次,周三晚上锻炼,留给周四享受。

本体电影是去年春节同勉仔在大理玩的时候看的,旅游期间本就充满新鲜感的底色在,影院的座椅竟然还会随剧情震动摇摆的,配合宏大场面震撼音效紧凑剧情动人演绎,观感体验绝佳。

这次的记录片感觉像是DLC,对于创作对于幕后有了更多的探索。如果说科幻电影是讲述未来的历史,那么电影纪录片的架构可以看做对其的注脚或者考据。在电影创作过程的时间线中穿插了中国科幻文艺创作史的回顾,这种闪回设置的恰到好处,拓宽了世界观的同时,也是剧情流畅地过度到下一篇幕。

具体的篇幕还是按照电影制作工业的不同部门划分的。我觉得这部纪录片能上院线,受众要么就是爱屋及乌的普通观众,要么就是从业者。我属于前者,但也不禁代入后者的角色去幻想,如果是我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去完成工作,如果是我有机会参与到这么大的项目,会怎么样?

之前聊到过,工作数年后越发认识到“认真”二字的重要和可贵,不单是指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品性。所以尤其欣赏和佩服做事认真的人。然而,纪录片里郭帆导演提到的认真,经常是同“有意义”绑定的。这就带来了新的疑问,自己都怀疑意义所在的事情,有几分认真的必要?

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少打工人都思考过,至少于我而言,近期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以及工作时间过长对个人空间和精力的压榨,不免会对当下对未来对自己产生怀疑。早些年好像真的不是这样,站在现在去回望我的二十几岁,尽是吃喝玩乐的场景,是各种新的探索尝试和体验。这几年的回忆却很模糊,工作之外供我涂抹添新色彩的空间不多,以至于有了每年要找个目标来锚定这一年的想法,否则时间流远了想回头打捞却一无所获。

三十出头的已然有了沧桑感,从初时的涓涓细流到年少的激昂涌进,恍然就到了现在的古井无波。如此生活还要重复三十年,怎么不让人反思意义何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可能是也活到了古板僵化的年纪,也可能就是单纯的目光短浅,看不到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看不到飞跃进步的可能,因而对大环境的预期也做不到乐观。

于是回到开始的问题,怎样对抗这种虚无主义,我能想到的,多探索找到兴趣所在,多实践带来新的体验,多积累静水深流,以及过程中认真对待,不苛求成功与否,只要能丰富和充实人生的维度,便是值得。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