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晚11点,窗外接连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纳闷这突如其来的热闹,查了下原来是立春的风俗。
住在城郊的好处就是总有爆竹声提示时令,不至于太过数典忘祖。

第一本完成了1/3,太武帝拓跋焘下线。刚翻了翻卷分上下的除了太武帝,就只有孝文帝。篇幅这么长,显然有过人之处。因而延续前一篇札记的逻辑,简略的记录几点感想。

1)诏曰

太武一朝的帝纪里出现了不少诏书,这是此前所没有的。究其原因应该是崔浩开始修史书因而留下了更完整全面的记录。这些诏书的内容五花八门,涵盖了吏治、民生、律法各个方面。最有意思的一条是报告某地发现了神仙的踪迹,接下来各地祥瑞频现,因而皇帝下令纵酒五日,礼报百神,祭祀山川。有太平盛世的feel了。

2)承吾业者,必此子也

上一篇说到拓跋嗣不像他父亲那样四处征伐,但他的儿子拓跋焘显然继承了祖父的遗志,太祖当年看到刚出生的拓跋焘,就给出了“承吾业者,必此子也”的评价。在经历了十六国时期的分裂后,中原北方在拓跋焘治下形成了统一的局势。

读太武帝纪的过程中,翻历史地图集不再局限于华北、关中。北伐蠕蠕最远抵达今蒙古国境内,东征和龙逼得北燕君主奔逃高丽,西边的北凉和夏几十年国祚也都被拓跋部终结,同南面刘宋的斗争更是未曾中断,甚至一度越过淮河、直逼长江的厉阳和广陵,距离南朝的都城建康不过咫尺之遥。

3)各方来朝

太武帝朝后期,开始有了边夷交流的记录。龟兹、悦般、焉耆、车师、粟特、疏勒、乌孙、渴盘陀、鄯善、高丽、破洛那、悉居半等遣使朝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崔浩修史,始才有记录;另一方面也确实因为经过几代的经营,拓跋魏王朝的势力壮大因而被认可。大国才有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4)到处跑

打小受电视剧情的熏陶,印象中的封建王朝,不要说皇帝了,就是王公大臣也多数老老实实待在京师。早期的拓跋部则不然,不单皇帝到处跑、三公九卿也都没有消停的,太尉、司徒、司空都在前线是怎么回事。毕竟是源于草原的民族,骁勇善战可以理解,何况还是稳固帝业、开疆拓土的关键时刻,莽一点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还有几点也算是太武朝值得讨论的话题,然而夜太深,到点睡觉了,所以留给下次说。恰好这几个问题都是可以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考量的,所以晚点写也没啥。。。

5) 徙民

6)灭佛

7)戾园之悼

Q1:朝贡和朝献有区别吗,内附和内属有区别吗?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