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陶瓷历史之前,没有过多的关注过博物馆里的陶瓷展品,感觉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瓶瓶罐罐,看不出来什么明堂。自打看了几本瓷器相关的书,窥得一点门道,陶瓷展厅一圈下来竟也能耗上几个钟头。于是便想要记录下来,当我逛陶瓷展时我在逛些什么。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陶器和瓷器是两种东西。简单概括区别有三处:1)胎是陶土还是瓷土;2)有无施釉;3)烧成温度够不够1200℃。基于这样的划分,国内的普遍观点是东汉中晚期在浙江地区烧造的青瓷就可以称为瓷器,而国外则认为隋唐时期起在北方地区烧造的精细白瓷才能算作porcelain.

不得不说,从现代人的普遍认识来看,理解宋瓷之美要比欣赏南北朝那些绿油油灰扑扑的瓶瓶罐罐要容易的多,即便他们都能被定义为瓷器。那么,这些绿油油灰扑扑的东西又有什么好看的呢?接下来,我将按照年代顺序,择取一些在各地博物馆拍到的实物展品,简略的做一些延伸介绍。

陶瓷是非常具有区域特色的产物,我所选取的展品多体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地方特色,因而存在相当的局限性,此篇仅仅是脉络性的阐述。

  • 石器时代
  • 夏商周
  • 春秋战国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石器时代

一般来说,步入展馆最先印入眼帘的便是一些看不懂的泥土质地的容器。他们可能有着奇奇怪怪的形状,配以奇奇怪怪的命名。我们只要知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远古时期人类用来贮藏东西或者煮东西的用器就够了。这个时期的陶器,除了少数一些制作精细堪称鬼斧神工的物品外,大多数生活用器都是我们玩泥巴也能做出来的。

新石器时代陶鬶(guī) 下半部的三个袋足直接架在火上,加热快,立得也稳。
龙山文化红陶鬶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源地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地区不同材质器型也有差异 但其实随着时间发展 有着相互影响的趋势 文明总是想着更高的层次螺旋前进的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 有点点精巧的样子 陶土经过淘洗看起来更为细腻,这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玩泥巴了,陶器的成型已经开始利用轮制工具修整,底足还有镂空装饰,胎体做得极薄,放到现在可以视作艺术精品。
马家窑彩陶双耳罐 这一时期的彩绘装饰为什么多数集中于器物的上半截?试想一下远古人类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他们视线集中处多在顶部。这件陶器经过极为精细的打磨,烧造之后呈现非常迷人的光泽感,一点都不像距今四千年的物件

夏商周

这一时期的陶器很多还保留石器时代的造型,同时受同时代青铜器发展的影响,开始有了华美的装饰。夹砂陶土的应用超过了泥质陶土,因而在商代产生了印纹硬陶器。硬度的增强使得陶器在周朝开始应用在建筑领域,陶水管之类的建筑构件出现。

商 白陶刻文残片 陶器上的装饰模仿的是同时代的青铜器。窑炉的进步让烧造更复杂的器型称为可能,不单借鉴青铜器的装饰,更可以模仿器型
制作印纹硬陶的工具 从左至右分别是陶垫,陶磨棒,陶拍。用法就是从里面用陶垫抵着,从外面用陶拍将花纹拍印在陶器上
商代陶器口沿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用的是泥条盘筑法 将陶土搓成条,一圈一圈盘出陶器的形状,再做磨光
周代的口沿可以看到光滑了很多,此一时期的陶器成型后会再用慢轮修整

春秋战国秦汉

战国的陶器以灰陶为代表,列国纷争战火不断,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地位,大兴土木,建筑用陶进一步普及。丧葬制度的发展使得陶器作为明器有了大量的生产。尤其是秦汉时期精湛的陶塑制作工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精品,例如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汉代“视死如生”的美好期愿更是在各种低温铅釉明器上得以体现,东汉晚期青瓷的出现,解开了陶瓷历史新的篇章。

低温铅釉陶器的烧成温度只有700℃左右,达不到瓷器的标准。这种以铅为助熔剂,铜或铁为呈色剂的釉,在氧化氛围中,金属铜带来翠绿色,金属铁则使釉呈现黄褐或棕红色。而青瓷的釉料是石灰釉,以氧化钙为助熔剂,氧化铁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比较深的青色。

汉 绿釉陶楼 致力于在地下复原生前世界的汉代权贵们,用陶器复刻的吃穿用度各类器具布置墓室,是我们能够得见千年前古人的生活写照
东汉 铅釉陶鸭 长久埋藏在地下的铅釉陶器会在水和大气的影响下产生溶蚀反应,釉的表面析出外观看起来像银一样带着金属光泽的沉积物,被称作银釉
东汉 青釉布纹双系壶 东汉时期的施釉方式从刷釉改为浸釉 通常器物下半部分不施釉 有明显的流釉现象 仔细观察 釉层堆积处有明显的开片现象 开片是因为胎体和釉层加热过程中膨胀系数不一样 宋代名窑好些就以精细的开片为美

魏晋南北朝

广为人知的越窑文献上的记载始于唐朝,实际上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青瓷的烧造就有着相当的规模。胎质同东汉,但装饰趋向繁复,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器出现。衣冠南渡之后,开始崇尚简朴的风格,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传入,莲瓣纹大量地出现在此一时期的瓷器装饰上。人们熟知的南青北白一说发端源于北朝,白瓷的出现为现代瓷器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代表器型:蛙形水丞、虎子、鸡头壶、盘口壶、堆塑魂瓶、瓷塑人佣等。

这一时期青釉呈色的区别取决于釉料中铁含量的高低,铁少颜色则偏淡青,铁在2-3%之间则呈现豆青或者艾色,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铁的含量高达6-8%就能呈现黑漆的光泽。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釉料中的其他金属杂质,烧造时火候气氛的控制,都会影响到最后成品的呈色。

西晋 蛙形水盂 文房用具,用来给砚台加水的,一般蛙嘴会开一个小孔用于注水。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情趣可见一斑
南朝 青釉刻花缠枝纹水注 同上面的作用一样 制作更加精巧 刻花是上釉烧造前在胎体上刻出花纹,这样的装饰技法在后朝十分常见。图上的心形是不是可可爱爱,不踮脚的话看不到哦。所以逛瓷器的时候记得垫垫脚,可以看到器物内里什么胎色、有没有施釉,成型的细节等。或者蹲下来,看看器物的足底,有的三足非常迷你,蹲下来才看得到。有的靠近足底有垂釉,非常莹润的釉质堆积,也很好看
螭虎提梁虎子 早期拍的忘记年代了 用途就是你想的那种 俗语泡马子中的马子其实同虎子是一种东西 只是在唐朝时候为了避讳君主的名改成马子 所以细想来实在不是什么好听的说法
注意到虎子的足底无釉,可以想象烧制的时候应该是垂直装烧的
东晋 青釉褐斑鸡首壶 褐斑的效果是借由在青釉上用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点饰,再一道烧造而成。属于早期釉上彩的做法,使得器物颜色更加缤纷。鸡首壶去掉鸡首和提梁就是魏晋时期另一种流行的器型——盘口壶
三国吴 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局部 肩部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佛像贴塑,体现了三国时期南方佛教文化的传播。再来是器身通体彩绘,釉下彩是在施釉之前绘在胎体上的,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釉下彩瓷器是青花瓷
三国吴 青釉堆塑人物罐 也可称之为魂瓶,因为这种模仿谷仓造型的罐子实际作用是陪葬明器。巫鸿在其作品中有对罐子上的开孔提出解答,认为是古代人们对于灵魂自由出入的美好寄许。
西晋 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罐 谷仓发展到后面变成了层叠的楼阁,飞鸟则展现出粮食盈禀,百鸟争夺的场景,乐舞的人物仿佛也在庆祝丰收,一派吉庆祥和的生活场景
南朝 青瓷莲花尊 上上下下堆叠的仰覆莲贯穿器身,这种造型在佛教盛行的时期很常见,只是装饰这么精美,器型这么大,屈指可数,称其为国之重器并不为过
北齐 青釉刻花莲瓣纹四系罐 白瓷的出现 白釉相较于青釉 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更高,氧化硅和氧化铁的含量更低。上述有说道,古代工匠从黑釉的经验中总结出将铁的含量控制到极低的水平,就能烧成白瓷。胎色灰白的瓷器上釉层薄而润,因而呈现乳白色,下半部露胎。早期的北方白瓷主要以弦纹装饰,少纹饰,显得古朴稳重
西晋 青瓷宴乐佣 这一时期南方各种瓷佣非常时候作为表情包收集 艺术精品多在北朝 不逊于石刻造像
北魏 彩绘陶俑仪仗 局部 北朝这一时期的陶塑,尤其是骑马俑,骆驼俑是后来盛行的唐三彩精湛造型美术的基础。同时从衣冠服饰等细节也反映出当时民族融合的环境背景

 

未完待续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订阅评论
提醒
5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Aczslt
2 年 前

你好,請問我可以在我的視頻里用您拍攝的陶拍的照片嗎?

Aczslt
2 年 前

十分感謝!等我視頻發出來一定給你鏈接!

Aczslt
2 年 前

你好,我视频发在了B站,BV号是BV1ci4y1Q76A。

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