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夜again,同部长夫妇和APU。闲聊中偶有所得,技术术语被我自动屏蔽了,只是作为另一个议题的引子,记录之。
话题的起因是我提问目前的环境下,有什么好的方式留存资料。以我个人诉求出发,仅仅是想留存些男男小说资源,各平台下架的歌曲,还有倒闭社交网站的遗留数据等。目前我的做法是整理上传到NAS里。部长的回答也是备份到NAS和其他网盘。
今年买的最对的东西应该就是一个群晖,虽然是丐版。但是等同于有了自己的私人网盘。初衷是为了方便移动办公,可以便捷地同步、传输、读取资料。同时也可以提供稳定的网络存储服务,不怕被和谐。此外NAS也适用娱乐,至少fanli是不停地安利我放在家里配置好自动下电影,回家就能看是有多爽,然而需求不大,没折腾。
除此之外,几大主流网盘例如Google Drive, One Drive, Dropbox也是可信赖的备份选项,主要是相对稳定。为什么没有提到国内运营商?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部长今晚提及的一个概念,大致是说,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日趋封闭。一方面是技术驱动,一方面是自由受限。
他引述了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对第一个 WAP1.0 阶段没有概念,第二个阶段大致可以理解为论坛蓬勃发展的年代。第三个阶段就是目前APP盛行的时代。
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用户生成内容。不管是论坛里的讨论,还是自行上传数据,整个环境是开放的自由的,信息获取是便利的少限制的。等到移动设备普及,应用程序的广泛开发使得数据能更好的传送到终端。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是,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封闭。比如打开一个链接,读了没两段就会让你跳到APP内完成阅读;二维码本来是为了以一个统一的编码制式用以识别传输数据,然而现在扫码绿色要打开微信,蓝色打开支付宝,还有红黄诸多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隔离;再比如一个淘宝链接分享到微信,没法直接打开,还得复制打开淘宝APP再粘贴才能跳转。
部长在说到第三阶段的时候,用的表述是“中国所促使的APP覆盖……”。我好奇说“中国所促使”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还是因技术发展被动趋于这样的发展?起初是没有政治诱因的,只是因为国内的用户太多,在技术驱动下完成了这样的进化。而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么庞大体量的传播载体,不得已要通过政治手段加以限制,使其碎片化。
主要还是思想言论的控制。所以现在上传和下载资源,无论正经还是不正经,都要比原来困难太多。举个例子,看书。大学那会儿买了kindle,还是美版K4,越狱之后刷了多看,可以自己网上找点mobi.资源。精力充足还可以将现有的图书资源转成mobi.格式上传分享。往后点,小网盘纷纷倒闭,大网盘资料多数被和谐,找个资料少不了搜索引擎里翻个十几页。
此外也被市场经济所左右。腾讯的公众号,百度的百家号充斥了多少无效信息。然而有用户有流量能够带来利益,也就不断地吸引资本涌入,用户加入,制造更多的垃圾信息。
这样过量的、重复的信息不断冲刷每个人的信息流,其实是限制了信息的获取。
说到这就还想聊聊媒体,脑袋有点痛,to be continue.